发布时间:2025-03-30
3月28日,武汉理工大学郎坤志愿服务队走进启航学习坊,开展了一系列以“清明节文化传承”与“中国扇艺体验” 为主题的课程,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,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,厚植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。
知清明渊源,探习俗之美
课堂伊始,志愿者以生动的故事导入,讲述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渊源,从介子推的传说到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的历程,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清明节“兼具节气与节日”的双重内涵。在习俗介绍环节,通过图片展示、互动讲解,详细阐述了荡秋千、踢蹴鞠、踏青、扫墓、植树、放风筝等传统习俗。学生们不仅知晓了习俗的历史背景,更通过“知识抢答”环节巩固所学,现场气氛热烈,积极参与作答。
缅革命先烈,承精神之光
活动特别设置“革命先烈事迹”板块,讲述王二小、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故事。志愿者以深情的讲述,再现先烈们为守护家国、人民英勇牺牲的场景,让学生们深刻感悟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,激发传承先烈精神的信念。此外,通过动画视频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》,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革命历史,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。
小手学非遗,扇面绘童心
“中国扇子”文化课则充满诗意与巧思。志愿者通过视频展示扇子从战国羽扇到明清折扇的千年演变,讲解“羽扇纶巾”“团扇题诗”等文人典故,孩子们听得入神。动手环节中,孩子们用卡纸、彩笔创作属于自己的扇子:有的绘上江南烟雨,有的题写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的诗句,还有的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场景融入扇面。一名学生举着团扇自豪地说:“我要把扇子送给爷爷,告诉他今天学的英雄故事!”
此次清明节主题课堂,以“知识传授+情感教育+实践体验”的形式,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,厚植爱国情怀。未来,武汉理工大学郎坤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开展此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,助力优秀文化传承,引导青少年在缅怀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,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。
通讯员:詹浏乐 彭涛
摄影:钟宇雯
指导老师:李仙乐
编辑:汪子雅
审核:张冰
武汉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
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
地址: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邮编:430070 Copyright ©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